top of page

慈母良师一甲子    永世难报养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马英九     ​2014年5月10日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

她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妈妈阖上眼,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时间,是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16分。

妈 妈生长在湖南宁乡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进小学前念过私塾,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有大家风范。妈妈 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长沙著名的周南女中与省立长沙女中。高中毕业前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她亲身经历这一场艰苦惨烈的民族御 侮圣战,自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影响她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与金陵大学,她选择前者。抗战时期,政校从 南京迁到风光明媚的重庆南温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乡马鹤凌——我的父亲。妈妈年轻时美丽而有气质,会念书、字写得好、又喜欢运动,在学生领袖兼运动 健将的父亲积极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父亲当时称赞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1944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父 亲加入青年军不久,抗战就胜利了。父母带着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继在长沙出生。1948、1949年父母两度来台湾,妈妈当时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 过会计。1949年大陆局势逆转,父亲应长辈与同学之邀,再回大陆西南作最后一搏,此行凶险不小,当时妈妈已怀了我,她忧心忡忡,仍然含泪送行。49年底 大陆变色,父亲幸免于难,并设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审清算的奶奶,安排她与二姊、三姊在1950年春来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妈妈也带着大姊从台湾赶 到香港与他们团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于九龙。

当时父母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打工,妈妈当收费员,爸爸白天在家做馒头,晚上到“荔园” 去当茶房,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小孙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两顿饭。6岁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饭给上班的妈妈,妈妈不时典当外婆送她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全家生活 相当拮据辛苦,但在乱世中全家人能够团聚,已经相当幸运。等了一年多,全家总算在1951年10月来到台湾,先借住在桃园,半年后搬到台北市万华,在一个 拼凑的大杂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过,小妹也在此出生。

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我 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 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电脑,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 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 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贤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 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妈妈因此烧得一手好菜,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吃她拿手的红烧辣羊肉。妈妈也会织毛 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就是她贴补家用的利器。我们姊弟妹念小学、中学的制服,很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当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妈妈能烧菜、做衣服、织 毛衣,节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级暑假,参加童子军露营,学会了做红烧茄子。回家后做给妈妈吃,她看到13岁的儿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妈妈,开心极了!也 因为妈妈会做菜,我的四个姊妹不但能做菜,还会做整桌酒席。

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 公去世后,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 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1983年过世,她们母女从 1949年一别, 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妈 妈做人厚道,乐于助人。小时候我们跟奶奶上西园路天主堂,常常领回面粉、包谷粉等外国救济品。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发现一位贫穷的老人在馊水桶中找东西吃,我 立刻跑去告诉妈妈,她马上装一包香喷喷的包谷馒头送给那位饿极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开心,也才懂为什么“助人为快乐之本”。

妈 妈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很强的人。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床边故事,不是侠盗罗宾汉或白雪公主,而是鉴湖女侠秋瑾与革命党员徐锡麟从容就义的故事,她尤其喜欢 讲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笕桥机场击落日机的英勇事蹟。这是最鲜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毕生难忘。妈妈加入中国国民党75年,这是她晚年最津津乐道的事。

妈 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到1970年小妹考上台大外文系,不是 状元,以后家中无人再参加联考了,妈妈才断了念头。没想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举办第一次预备军官考试,有不少人落榜。我幸运考上第一志愿海军补给科,还是台 大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学打电话来问我考上没有。我不在家,妈妈接的电话,告诉同学我考上了,还开心的加了一句“还是个小状元呢!”她的儿女状元梦,总算 勉强实现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尔。

妈妈从我们小时,就教我们要勤俭、诚实、清廉、爱国;要读古文、读英文、练毛笔字。病中跟我们笔谈 时,她还写着:“你父亲和我, 一生不贪财”。家中建立勤劳奖金制度,鼓励做家事,养成子女劳动与储蓄习惯。妈妈做事低调、谨言慎行,我从事公职30多年,她从不介入我的公务。她给我的 只有支持,没有困扰。父母都鼓励我们实践先祖父立安公“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训,父亲并手书“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对 联,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山区住了40多年,妈妈留给左邻右舍、市场摊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两年多前, 当我们知道了妈妈有肺部淋巴瘤的时候, 我很感谢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认同的作法---我们要给妈妈最后的日子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进 医院的两个星期前, 大姊还带妈妈到台南后壁乡去看国际兰花展。只有最后的这三星期她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们谈以前的趣事。我们要她做一个兰花手的姿 势,她会刻意用两只手来做,还上下摇动,逗得我们大乐,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受苦的样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时候,安排元中从美国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妈 妈还记得元中小时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儿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会亲亲她,陪她聊一阵子,再跟她击掌6次才告别。这段时间,四个 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妈妈,备极辛劳。医生们都赞许妈妈是最合作的病人─亲切而有教养。

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麽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嫁到马家70年,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对马家的贡献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辈有38人,和乐上进,可谓福寿全归。她留给我们两件世上最宝贵的遗产─母爱与家教。所以,我们在她骨灰坛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

慈母良师,永世难报亲恩。”

这是我们对妈妈最崇高的敬礼。妈妈,请您好走,永远跟爸爸作伴。我们结缘64年,但愿来生再续缘。

 

 

 

P.S.    此追思文, 由大华府湖南同乡会创会发起人老会长潘孝慈提供。

马英九先生父亲马鹤凌老伯,母亲秦厚修伯母与潘孝慈女士是世交之谊。忆2004年马鹤凌老伯即席七绝诗一首

 

北京“七七”行吟

(一)                        (二)

四海龙传会玉京,             十届奔号终到达,

琼楼慷慨说开平。            群贤蹈励志成城。

推恩化独谋融合,            神州放眼浑忘我,

事小行仁息霸争。            快意平生是此行。

P.S.注: "七七" 是七月七日马伯伯和我在北京中南海花园散步。

         翻看父親陳邁眾收藏的一些黑白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董必武、

賀龍與父親所在的湖南皮影隊成員的合影。站在父親右邊的,是一

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那詩人般憂鬱的藝術氣質,格

外與衆不同。我好奇地問父親,此人是誰?

 

         他是田漢先生!你不認得?

         認得,當然認得。田漢的大名,如雷貫耳。曾看過他的《名優之死》、《文成公主》、《關漢卿》、《揚子江暴風雨》、《金鱗記》、《謝瑤環》等戲劇,他的《畢業歌》、《天涯歌女》、《四季歌》和《梅娘曲》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歌,而他創作的《國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誠然,與這位可親可敬的偉大劇作家照面,還是第一次。照片中的田漢,天庭飽滿,劍眉凝目,鼻如懸膽。衹是沒想到,才華縱橫的田漢竟是那麽英俊儒雅。

         相片中爲何父親站在中間而田漢在側,似乎不合常規,主次顛倒。是田先生主動謙讓的,父親解釋道,「拍照時,他請新華社記者稍候,把我讓到賀老總身邊,說,我經常跟他們合影,你機會難得。當時成了一段美傳,覺得他尊重基層幹部,待人厚。」

         您與田先生熟悉嗎?熟得很。提起田漢,父親的情緒熱絡起來。

         「我和田先生相識在1956年。應該說,先認識田先生的弟弟,田洪,也叫田老三。我們曾在湖南省湘劇團共事,他任團長,我任新落成的湘江劇場經理,后兼省湘劇團副團長。我們相處如兄弟般。上世紀中,湘江劇場和省湘劇團屬同一個單位,位于最熱鬧的坡子街,火宮殿對面。每晚散戲後,我們就橫過街到火宮殿,吃幾分錢的香辣臭豆腐,糖油粑粑,和熱騰騰的豬血湯等。午夜時分的火宮殿仍人聲鼎沸,烟霧繚繞,裏面聚滿了觀衆和演員,熱鬧非凡。田老三常常在此時説些田漢的逸事;他們在上海成立南國社,窮得睡亭子間,一群人常常吃過晚飯,即愁第二天早餐的着落。還有在廣西桂林舉辦戲劇展覽會的情形。田老三一直跟著長兄田老大,他從小因家窮,沒讀多少書。同一個家庭,而田漢際遇不同,八歲父親去世後,幸得舅父的培養與資助,還將他送去日本留學。」

         雖未見其人,但父親的腦子裏已灌滿田漢的故事,而感受到他的名氣是去武漢之後。1954年10月1日,繼湘江劇場開張不到十天,規模較大的湖南劇院落成開張,位于繁華的五一廣場,當時看起來很大,很氣派。田洪調去湖南劇院任經理。以往長沙衹有一些小劇場,僅能供湘劇、花鼓戲等當地劇團表演。1952年,當轟動一時的蘇聯藝術代表團來長演出,雖然成員中不乏蘇聯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和世界著名的木偶藝術家奧布拉兹佐夫等一流表演藝術家,省黨、政、軍領導也極爲重視,卻苦于沒有像樣的場地接待貴賓,衹好安排在南門口的有色禮堂演出。湖南劇院的出世,爲本地與外地演出劇團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臺。一年内新起了兩個劇院,當務之急是請些大劇團和名角來撐臺。田洪和父親被派去武漢聯係演出事宜。

         武漢當時是座大城市,直轄市,劇團多,名角匯聚而高不可攀,長沙衹不過是人口三、四十萬的小城市,好的劇團很難光顧長沙。父親覺得這趟差事的壓力很大,一路上揣揣不安。一到武漢,他萬萬沒想到,一些大劇團,名角們都紛紛出來熱情接待;飯局應接不暇,著名京劇老生,武漢京劇團團長高百歲,漢劇花旦陳伯華等都紛紛出來請吃飯,以劇團的名義請完又以私人名義請,還安排觀摩了幾場演出。這個二十四歲,從瀏陽鄉村裏走出來,從未出過省,衹能在火宮殿消費幾分錢臭豆腐的父親,哪裏受過那樣高規格的接待。在武漢所見的世面和禮遇皆仰仗田漢之名。得知田漢的弟弟和家鄉人來聯係演出事宜,誰都會給面子。武漢之行,他們爲長沙人民帶回了武漢的京劇,漢劇和楚劇等優秀劇目。

         第一次見面,父親分明感受到田漢的人格魅力和對戲劇事業的注重,那是在1956年5月,作爲全國人大代表,田漢與湘籍歷史學家、時任北大副校長的翦伯贊一同來長沙視察。田漢當時是文化部藝術局局長,戲劇家協會主席。視察完省湘劇團後,父親又陪同他們參觀了位于樊西巷湘劇二團的宿舍,演員的住宿條件讓田漢揪心的痛:「上下兩層樓房住了140個人。樓下大廳住了十幾戶人家。隔一層帳子便是一家。單身藝人兩個人一鋪。也有青年女演員住在兩對夫妻的當中的。人既擁擠,地也潮濕,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都不能保證。屬於國營的省湘劇團,與民營的湘劇二團之間相比,藝人的表演技藝無甚高低,但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田漢是個有柔情,也有豪情之人。湖南,                                                                                                                     廣西,上海一路的視察讓他耳聞目睹了戲劇演                                                                                                                     員的不公待遇。窮苦家庭出生的他,能體會到                                                                                                                     藝人的疾苦,甚至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肝                                                                                                                     膽,面對藝人的處境,他不能保持沉默。「國                                                                                                                     家已解放多年了,而劇團和藝人的生活條件仍                                                                                                                     很糟糕,這説明我們政府對戲劇重視不夠,沒                                                                                                                     有關心演員的生活。」他公開爲戲劇呼籲,爲                                                                                                                     藝人請命,在戲劇報上連發了《必須切實關心                                                                                                                     并改善藝人的生活》,《爲演員的春天請命》                                                                                                                     兩篇文章,覺得不夠,又將此事專門向周總理                                                                                                                     作了匯報。他不善於識別政治風向,更不善於                                                                                                                     周旋于官場的人際關係。此舉無形中讓當地文                                                                                                                     化官僚難受,成了日後整他的材料和證據,認                                                                                                                     爲他與政府對著干,反黨反社會主義。正因爲                                                                                                                     這種真誠待人,直言率性,胸無城府,講情重                                                                                                                     義的個性,田漢給父親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                                                                                                                     覺得田先生是個不可多見的男子漢,爲戲劇藝                                                                                                                     術有所擔當。

         隔年,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戲劇巡迴演出會。每省派一名代表參加。父親作爲湖南省的代表去參加這次會議。田洪聽説父親要去北京,便托他帶些瀏陽豆豉和火焙魚等土特產給他在北京的老母親。父親住的文化部招待所,離田漢母親的家僅幾步之遙。聽見鄉音,八十多歲的田老太易克勤喜不自禁,情感立刻靠得很近,定要留父親吃飯,還拿出平日捨不得吃的南北各地點心招待父親。老人家身子硬朗,平日搬著小板凳在院子里松松土,種點絲瓜,苦瓜等瓜菜。她耳聰目明,有時還做點針綫活,納納鞋底。在京期間,父親晚上得空就去看望老太太,有時就在老人家那兒吃晚飯,老人總是做些豆豉辣椒蒸火焙魚,干豆角蒸肉家鄉菜招待父親。她家裏常備有湖南的腐乳。田漢也常過來吃飯。父親看了看田漢對老太太說,她兩個兒子的頭都很大,是「大腦殼」。  「大腦殼」是鄉裏土話,稱當大官的人是「大腦殼」。老太太聽了直樂,田漢聞之不由自主地摸摸禿頂的大頭。 

         父親常去拜訪田先生。他和妻子安娥住在細管胡同9號院。入四合院,庭院不大,内有一棵田先生親種的棗樹。拾階跨檻,便入廳堂。廳堂很大,約有七,八十平方米。入眼是一排排書架和架上的書,簡直就是個小型圖書館。曾在圖書館工作過的父親,從未見過私人藏書如此豐富的。秘書黎之彥說,田先生家每間房都是書,他的藏書恐有十萬冊。靠東邊的窗戶旁擺著一張舊式的大辦公桌,周圍幾張木椅圍繞。安娥出來打招呼,她也是知名劇作家。父親提及他很喜愛她作詞的《漁光曲》,身子不大好的她謙遜地點頭笑笑,便退下,留下父親和田漢可以自在地說說家鄉話。那時人們的交往很簡單,無等級觀念,無利益關係,有的是鄉親鄉情。除了在公衆場合父親稱田局長外,私下裏都叫他田先生。

         他們一起散步,有時走著走著就到了歐陽予倩家。歐陽予倩與父親是瀏陽老鄉,而田漢出生的果園鎮離瀏陽不到一百里。百里之内居然出了兩名戲劇藝術大家。巧的是,兩人先後都留學日本,同在上海從事戲劇事業,共同在桂林發起西南戲劇展覽會,最後都落脚於京城,兜了一大圈回來,又成了鄰里。是命運,也是緣分。

         兩位戲劇家都很健談,他們先是饒有興趣地向父親打聽,以前常去看戲的戲臺子是否還存在,演什麽戲?哪些學校是否還在?以及家鄉的人事,最後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詢問最近排演哪些劇目,他們就如何讓湖南的戲劇在北京打開局面,在傳統戲劇上如何創新等,提供了許多意見,三個人聊起來沒個完。田漢對家鄉戲劇方面的情况問得很過細。還托父親將他的建議帶回湖南,讓湖南省湘劇團以外的班底(二團,三團,四團),有機會參與彩排演出。還請省文化局考慮,讓即將來北京演出半個多月的湖南戲劇藝術團,也向中央做個匯報演出。父親很欽佩兩位戲劇家在文藝方面的造詣,與他們的交往,父親無形中受到藝術的熏陶,而田漢剛正不阿的品性和人格潛移默化地熏染著這個後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父親的個性,跟田漢很相似;樂於施助,嫉惡如仇,不會見風使舵。

         有了田漢的牽綫搭橋,父親在北京慢慢建立起了人際關係。56,57,58三年裏常跑北京聯係演出,當以湘劇,花鼓,漢劇,祁劇等各種劇組成的湖南戲劇藝術團,浩浩蕩蕩來到北京參加全國匯演時。父親的頭銜暫時換成了湖南戲劇藝術團的秘書長。他馬不停蹄地跑到中央各部委,大專院校聯係、訂合同,簽約演出。藝術團的演出遍佈國務院,中南海,組織部和宣傳部,進入京城十八所大專院校和中小學少年宮等單位。中央領導包括毛澤東,周恩來,賀龍和董必武都觀看了湖南藝術團的演出。光進中南海演出就有兩次。而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皆有田漢在背後默默地支持。

         有次,田漢吩咐秘書,在中南海國務院禮堂,爲湖南省湘劇團安排了一場給中央領導的匯報演出,劇目是《拜月記》,由湖南省省長程潛陪同,周恩來,賀龍,董必武等中央領導在大衆戲院觀看了演出,對該戲的表演藝術大爲贊賞,尤其是彭俐儂那圓潤,甜美的唱腔,以及旋步若風的優雅身段讓人嘆爲觀止。出戲院門口時,大家意猶未盡,仍站在微涼的秋夜中閑聊。周總理很客觀地對父親說,「你們的戲演得那麽出色,戲服卻如此遜色,兩者懸殊太大啦。湖南省有千萬人口,每人出一個銅板,都足夠製些漂亮的戲服了,是你們省長捨不得出這個錢吧。」旁邊的賀老總心直口快,說我是湖南人,我先湊一個銅板。董必武聞之,附和,我雖是湖北的,湖南湖北是一家,我也湊一個銅板。總理哈哈大笑,說,不用你們出。我來出。父親以爲總理採用激將法,意在引起頌公程潛的重視。未料,隔日上午,一輛國務院副秘書長辦公室的寬敞轎車駛進父親所在的招待所,接父親去國務院領錢,又專車將父親和一萬元票據送回。一萬元在當時是很大的數目,父親一個月的工資才四十多元。他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刻;感覺不是乘車回來的,而是隨白雲飄回來的。他當即到銀行,把錢轉到湘劇團的賬上後,始信那不是一場夢。演員們更是激動得一夜不寐,他們倍感榮耀。劇團用那筆錢在蘇州買了一批綾羅綢緞,回來縫製戲服。總理如此細緻的關懷和田漢的支持對父親觸動很大。他那時有兩個夢想,就是讓中央領導看到湖南的戲劇,更希望湖南戲劇走向世界。在短短幾年里,這兩個夢想都實現了。當時父親還不到三十歲。

         1956年,由何德潤,譚德貴,吳菊生和王福生四位老藝人組成的湖南皮影隊上北京,與福建漳州的布袋木偶劇團和泉州的提綫木偶劇團一起,作出訪捷克,波蘭,蘇聯三國之前的緊張排練。田漢幾乎是天天坐鎮,對每個節目可謂千錘百煉,精益求精,還不時請翦伯贊,歐陽予倩,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張庚這些大藝術家(四位全是湖南人)來觀看,提意見。這種親歷親爲,敬職敬業的精神,在現代官員中已不多見。

第二年九月底,當湖南皮影隊出國訪問回來,田先生又安排他們在中南海懷仁堂作歸國匯報演出。演出之後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上的父親是頭一次西裝革履,他自嘲地解釋道,「當時我身上穿的是一件泛舊的中山裝,田漢先生建議,以後見中央領導和外賓,應穿得像樣點兒。我衹好向皮影老藝人何德潤借一套他出國的西裝,向另一位老藝人譚德貴借雙皮鞋,臨時對付。西裝和皮鞋都大一截,領帶也不會打,當時窘得很。」看著用大幾號的西服包裝起來的父親,英俊瀟灑,我安慰父親,多麽難得的照片,既珍貴,又讓兒女看到,當年父親的英姿。

         正當皮影隊準備回長沙時,接到周總理的指示,留下來參加慶祝蘇聯11月7日的「十月革命節」活動,届時有一大批蘇聯代表團來訪。蘇聯是大國,是老大哥,中國政府對此極爲重視,在北京中山公園搭了十幾個戲臺,安排全國二十多個劇團演出。記不清有多少次,總理看過湖南皮影戲,祇記得有次在北京市少年宮,爲中央直屬單位演出,周總理也來了。他問父親,爲何湖南皮影那麽受歡迎。父親說,不像許多地方戲劇,《鶴與龜》,《倆朋友》劇中沒有對話和唱腔,完全是靠表演和音樂吸引觀衆,如白鶴的脖子扭動如蛇,黑眼珠滴溜溜轉動有神,這樣栩栩如生的表演,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看懂。周總理反應極敏捷,說,我看皮影戲也可以像乒乓球一樣,起到外交作用。父親聽了内心感慨不已,眼前真不愧爲一名優秀的國家總理。

         田漢先生對湖南戲劇藝術的扶持,父親銘刻在心,無以報答,恰逢皮影隊在北京東安市場一個小劇院演出,哈爾濱,唐山等地的皮影劇團的代表趕來觀摩。時任湖南木偶皮影劇團團長的父親借此機會,特意在王府井一家「奇珍閣」的湘菜館的包間,開了三桌,宴請田漢伉儷和代表團。父親是個有心之人,他事先買了一面紅色錦旗緞面,備了筆硯。待酒酣話熱之際,父親恭請田先生爲湖南木偶皮影劇團題詞。田先生性格爽快,滿口應承。三十來人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一張圓桌,有的磨墨,有的壓緞面。衹見田先生沉吟半晌,揮毫時一氣呵成,「皮影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湖南原不以此著聞,祇以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六七年來努力不懈,五四年全國皮影木偶匯演中逐受國家獎勵,五六年派赴東歐,五七年又赴西歐,通過表演完成人民給予的任務,其所得榮譽殆非藝人們夢想所及。我們缺點尚多,製作的精美還趕不上全國水平,劇本與演唱也得努力改進,應朝内容多樣,色彩鮮明,成爲向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武器之一。湖南皮影木偶藝術劇團留念。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三日 田漢」。

         田先生筆下功力深。近一百六十五個字中包含了皮影發展的歷史,發展,成績,以及中間的不足。内容中肯,字裏行間道出文藝前輩對新成立的木偶皮影劇團所寄予的厚望。自研書法的家兄陳建以爲,田漢先生的字宗二王(王羲之父子),行筆流暢,字體雋秀,有著扎實的書法功底,是典型的文人字。當時全場嘖嘖贊嘆不已,個個歡叫出聲。父親十分珍惜這份題詞,回長沙后,將田漢的墨寶和出國帶回的資料,禮品一起,陳設在團部一間展覽室的玻璃櫃中,供人們參觀。

         與田漢先生之交往,差不多已有十年光景。而這段時光對父親一生從事戲劇事業影響至深。儘管1965年始,已聞一些對田漢不利的風聲,父親并沒有回避,去北京開會時照舊拜訪田漢和田母。他心裏有桿秤,知是明非。田漢當時情緒并不好,心事重重,但隻字不提自己的遭遇。一聽到父親所受的冤枉時,他會激動起來,義憤填膺,反過來安慰父親。臨走時連連交代,有空就來,有空就來。曾經高朋滿座的細管胡同9號,一變而爲凄清冷落,政治的貶損,讓他咀嚼出世道炎涼;身邊的舊友相繼落難,怕事之人皆避而遠之。父親無畏,幾乎天天去看他,衹是對這位前輩的擔憂與日俱增。

         1968年12月10日田漢不堪侮辱與迫害,含冤悲慘離世。而監獄外面,成千上萬的學子正唱著他寫的《畢業歌》,走向廣大的農村。他們怎知,這個有無數筆名的大戲劇家,國歌的詞作者,最後離世時卻被人以「李伍」的化名火葬。可憐那近百歲的田母,與長子的最後一面,是在她家裏,她親眼看到兒子被帶走,驚慌失措。兒子告訴她,我會回來的。這位堅强的「戲劇母親」一生常伴兒子身邊,無論是在上海辦南國社,還是在廣西抗日宣傳,上舞臺扮演角色也好,爲演員們做飯也好,她從沒怨言,總是默默地支持兒子的創作,支持兒子抗戰救國。她堅信,兒子是無辜的,很快就會回來。然而老人家望穿秋水,即便百歲壽辰也盼不到兒子的身影,兒子臨終前想見老母一面的要求被粗暴拒絕。至死她也不知道,兒子竟離她而去整整三年了。每觸及這些回憶,父親就鼻子發酸,眼泛紅。太慘了,實在是太慘了!

         文革風暴時,劇團被解散,演員全下放,差不多五年光景。當劇團恢復,父親由臨武調回長沙時,劇團已面目全非,檔案資料大都失散,十幾年的劇團發展史毀於一旦,祇剩下一塊空招牌。有一天,父親驚見,田漢先生的墨寶居然被用作蓋揚琴擋灰塵的布,左下角「田漢」二字給刻意塗抹,無法辨認。人遭難,連手跡也跟著倒霉。更有甚者,這塊墨寶不久竟被棄於垃圾堆,連遮蓋揚琴的資格也給剝奪。在人命都不保的年月,誰又去在乎一個「反革命」的手跡呢?睹物思人,多少往事,倏忽重現。父親既難過又内疚,覺得對不住田先生。人的命運他無法掌控,但這份手跡無論冒多大風險,也要悉心保存,讓它免遭像田先生那樣的玷污,更不能有人琴俱焚之憾。因此,在文革的暴風中,失散的什物不少,此物安然闖過來了。處在那樣的是非年代,對於自己尊敬的往者,他能做的僅此而已,也算是對先生有個交待吧。

 

         老照片讓父親的心思又回到半個多世紀前。已是84歲

高齡的他,首次從箱底將這塊墨寶拿出來,講述它的來龍

去脈。他無心將它占爲己有,衹是不確定,如將它交還於

劇團,是否被善待,而劇團的去留,生命力有多長,也是

他的考量之一;倘若劇團再經沉浮,手跡的命運也跟著重

蹈覆轍,那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但他必須把它拿出來,與

後人鄭重商量這塊墨寶的命運。做子女的完全能理解父親

的心思。毫無疑問,此物當捐,是捐省博物館,還是劇團,

暫未考慮周全。省博物館有良好的收藏環境,劇團不具備

這樣的條件,時間一長,保存不當綢緞會成粉。然而,此

珍品是專爲劇團而題的。面對這個傷神的問題,父親苦于

決策上。對他來説,這不衹是一份遺物,一份史料,還有

尊重和責任在其中。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人,交情有深有淺。但總

會有個人,至少一個人,總存於你心裏,影響你一生。父

親心裏有個這樣的人,那就是田漢,每當國歌唱響,父親

能異乎尋常地感觸到他的氣息。設若能讓這塊手跡有個好

的歸宿,那,將會是餘生心頭最大的慰籍,也算是另一種

對田漢先生的追念吧。

父親心目中的田漢

陳艷群(夏威夷)

怀念胞弟 

潘孝慈

​胞弟潘健行,享年66岁,生前是台北民间商务代表,曾驻欧美各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