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忆长沙谈故事

潘彤

        人的一生境遇多么的不同。有的一帆风顺,可有的却境遇起伏,风之顿起, 艰难崎岖,甚至遇到瓶颈,逢到绝境,能够绝境逢生, 必有后路,  所谓“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之谓也!

        回顾我的一生,值得记述的重大遭遇确实不少, 能够在垂暮之年提笔而忆, 很多事都是“绝处逢生”的事实。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火洗浴。

        南京是当年的国民政府首都,日军敌机常轰炸,使得人们天天惶恐不可终日,只要是晴空万里的天, 就得准备干粮和轻便服装,随时听警报躲防空洞。所有的人都禁声闭息,耳闻地震打雷般的爆炸声,  思想上都在生死之间徘徊。那种无奈的煎熬,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长久的惊惧。敌机炸后远去, 人们才纷纷出洞, 回到未被炸毁的家, 这算是幸运的。否则会看到一堆瓦砾,到处硝烟, 只好迁到难民棚棲身。在这种日机轰炸日日逼近下, 我随着父母离开了南京, 随船沿长江回到了家乡湖南长沙。在逃难时,船上超载,我们只能在甲板上和逃难的人群撑在一起,缺吃少喝, 不能入睡。不知过了多久, 总算到达了长沙 。不久南京失陷,日本人进行了大屠杀, 家人和我总算逃过了一劫。

        1937年, 我不满12岁, 回到长沙后, 进入第一师范附小读五年级。这所小学的教师也都是第一师范毕业生, 当时是比较有名的学校。这个学校是培养师资的中等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严谨,很注重古文学习。每天早到30分钟。在上课前时 10分钟, 老师抽几个学生背诵一篇古文。老师每天拎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下全板的古文、古诗或古词。在课堂上立即挂起来,让学生念几遍, 要记住背下来。老师转身要我们背诵出来,由于年纪小, 记忆力强, 我只读一学期,就小学毕业了。这对我们在文学上的造诣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我可以阅读三国志等文学作品。我的拙作文章, 常贴在学校走廊布告栏, 让同学们欣赏。

        这时的长沙市还算宁静,因日本军队还没接近,但局势一天天地紧张, 敌机轰炸屡见频繁。秋高气爽的一天, 我去外婆家, 她老住在长沙近郊, 房子后山, 有大片的竹林, 前面有石榴树, 结了很多橘红的石榴。风景很美, 可就在那天日机来轰炸了, 其目标是长沙机场, 离外婆家千里以外,但是炸弹不长眼却扔在了外婆家的附近。幸好我躲在竹林中, 碎弹片只是砍削了竹子, 没有穿伤到人。我在炸弹波浪中惊讶了, 居然无惧乱跑一通, 可是到了房里, 瓦砾碎片纷纷落下, 我又转回竹林。如此乱钻乱跑, 是很危险的。因炸弹碎片四散, 炸死的可能性很大。事后,想一下还出一身冷汗。我庆幸分毫未损。敌机走后,警报解除, 我返回到城里, 看到处处瓦砾难行, 硝烟四起, 消防队员在大力扑火, 通往回家的路被阻塞了, 等了十多个小时, 终于灭火了, 火熄了, 道路恢复通行, 可喜的是家里安然无恙,只是被炸弹震破了门窗,家人安好, 他们当时躲在桌子下面逃过灾难, 那年长沙大火, 也在当时发生。

        某夜我们家被重重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日军已逼近, 地方好心人传唤市民赶快逃离, 母亲收拾一些细软和衣服带着我们三姐妹一起往城外逃离。逃离的人群一波一波的形成了人潮, 大家根本没有目标, 不知何处是安全地方。大我 9 岁的姐姐长得亭亭玉立, 怕引人注意, 脸上涂泥巴, 穿肮脏衣服,化装行走……

        记得那年在农村过了一个春节, 从初一到十五的元宵节, 家家户户宰羊杀猪, 鸡窝里捡蛋, 炒豆子茶, 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细伢子们成群结队拿着灯笼游来转去, 刹是好玩, 好快乐。小时候在家乡过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年, 我记忆最深刻。

        1938年中秋期间为了逃命, 妈妈又领着我们三姐妹和祖母婶婶一家会合后租了一艘民船, 开始由洞庭湖入长江, 然后逆流而上往宜昌等地直奔四川重庆。那时正遇上重庆大轰炸,死伤的多半是平民百姓。因看到一船又一船被炸死的尸体运走, 所以我们没有上岸,民船继续前行到宜宾。

        重庆当时成了政府的陪都, 所有机关团体都由江南迁到此地。由于战火延烧已遍全国, 大片的国土都沦陷了。国府选择了这依山伴水, 地形险峻的四川作为基地。由于长江三峡水流很急, 不利于船只航行,而四围又是高山峻岭,而且经常雾气浓浓, 敌机无法天天轰炸,又因四川物产丰富, 盆地宽广,有“天府之国”美称, 人民可修身养性, 暂住安于一隅。李白的名诗:“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天气晴朗时, 可想象风景是多么美丽啊!坐船出游多痛快啊!

1939年, 我们全家到四川宜宾,它是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城。接近云南的昆明, 我姐夫就是宜宾人。经过长期的水路跋涉, 我们终于有地方落脚了, 姐夫已安排了宿舍,家人得已安顿。由于宜宾城小, 暂时不是敌机轰炸的对象。

        我在宜宾县里读“宜宾女中”两年。一年的暑假回到家中, 就在那个夏季宜宾县霍乱流行。霍乱是藉苍蝇传播病毒的传染病, 得病后上吐下泻,一致脱水死亡。如果急救晚了, 死亡率很高, 是很可怕的病毒。在那个年代,一个小城,医药设备缺乏落后, 家家户户都有死亡。我记得每餐必食大蒜以消毒,而且尽力消灭苍蝇。这些措施都是老百姓自动自发自救的, 政府在当时根本无任何帮助, 也顾不到人民了。 因气候转凉, 秋天将至,控制了霍乱的蔓延,两个月后瘟疫终于停止, 我们家又逃过一劫。

        读完初二, 家境困难, 我跳了一年。1941年考上“国立二中”公费读到高中毕业。1944年秋天考上复旦大学。学校在四川北碚,读到1947年,战争胜利后, 学校搬回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时是1948年, 后又在华东大学接受专业训练六个月。

        1949年上海解放后, 我们学校这批知识分子被送到东北大连工作, 在大连生活了近三十年。这期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文革时代, 我的家人有的得了精神分裂症,有的自杀, 有的被关入牛棚,有的插队落户, 诸事不堪回首, 也不想再提, 是时代悲剧,是人为? 是天灾?  总之一句话,可谓“历尽沧桑”,九死一生。 1979年, 丈夫和我来美国探亲,  移民到西岸已三十多年。

        回忆儿时70年前,  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那时我们细伢子都喜欢养蚕, 养金鱼, 踢健子, 跳绳。爬树采桑叶。我爬树从不后人, 在树上吃桑果, 看到白白胖胖的蚕儿长大, 吐丝, 结茧自己造化, “化腐朽为神奇”,给我很大启发。

        承上天眷顾,我已 90 岁高龄,生活仍能自理,还能自己开车,自由出入, 头脑也还清晰, 生活无忧无虑,只是老伴于三年前乘鹤西去, 有时稍感孤独。好在儿女经常探望,孙儿女也常有联络, 已很满足, 夫复何求!

湖南木偶皮影戲

--童年的記憶

陳艷群

        八十多歲的父親將我和外子送出劇團的大門口時,特意提醒,劇團已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原來的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團,已更名為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今後來信別忘了用新的地址。

 

        傳承,保護,這是個多麼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啊!可以想象,在木偶皮影文藝園地耕耘了一輩子的父親獲悉此消息時,是怎樣的激動和欣慰。百戲之祖的木偶皮影,曾經是一個姹紫嫣紅開遍的藝術,如今飽受現代科技文化的強烈衝擊,面臨失傳的絕境,國家能及時而明智地將其加以保護,並薪火相傳,不讓千年的民間藝術都付於斷井頹垣。對從事木偶皮影事業的老中青藝術家們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和慰藉!

 

        父親無意中的一句話開啟了我記憶的瓶蓋,一齣齣伴我成長的木偶皮影戲,如煙似霧,裊裊從瓶中游出。我的視線隨湧動的思緒在搜索、尋覓,搜尋熟悉的建築,和建築裡童話般的世界。無奈,從前的木偶、皮影排練廳已消失,舞美制作室和樂隊排練廳早已無蹤影。望著劇團十幾層高的現代辦公樓,和彎曲狹窄的路道旁的棟棟公寓,我無法將眼前的景象,與曾生活過近十五年的寬敞的劇團大院相交疊。

 

        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經周揚,田漢,翟翊等多位藝術家的努力下,原屬湖南省湘劇團下面的一個皮影隊,與邵陽木偶團組合,創建了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團,團內分木偶、皮影兩個演出隊。家父陳邁眾時任省湘劇團副團長,被調往木偶皮影劇團作為首任團長,挑起新劇團發展的大梁。劇團成立不久,但名聲早已在外,尤其是皮影戲,五十年代末皮影隊就出訪了十多個歐、亞國家,並在國際上頻頻獲獎。文革前,湖南皮影是全國皮影藝術中,唯一擔任出國訪問演出任務的團體。

 

        七十年代初,劇團由熱鬧繁華的湘春街遷出,至偏僻的市郊東塘,與省雜技團共一大門進出,同省話劇團隔條馬路。周圍皆是望不到邊的菜地。出了團門便是泥濘道,水泥路尚未鋪到韶山路上來。晚上7時,四周已一團黑,人影同鬼影一樣難見,祇有青蛙的恬噪和菜地裡的糞肥味充滿了夜空。而清晨卻是另一番景象,連雀鶯鳴嘀都喚不醒的我,倒是給絲竹管弦和吊嗓子聲弄醒,院內一派文藝團體獨有的熱鬧氛圍。

 

        當時幼稚懵然,不能領會二胡的哀怨,嗩吶的悲壯,更無法欣賞戲曲中一字三嘆的韻致,但表演是視覺的,無論現代戲、古裝戲還是寓言、童話劇都有它的肢體語言,看得懂。一早爬起來,我便蹬蹬蹬跑去木偶排練廳,蹲在高大的木門旁,目不轉晴地看學員們踢腿練把子功,或在老師的示範下,仰首挺胸,高舉杖頭木偶,一遍又一遍地練翻身、臺步和身段,覺得新奇有趣。老師們甚至是手把手地,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地解釋分析。木偶同其他傳統戲劇一樣,其表演技巧得於老師的言傳身教,一千多年的民間戲劇就這麼代代傳承下來。我一邊旁聽,手腳不自覺地跟著比劃。回家從衣櫃裡抽出一條絲巾當披風,也學著戲中的鯉魚精,白骨精,白蛇娘娘等人物走臺步,甩水袖,舞蹈的啓蒙就由此開始。

 

        與學員們混熟了,便有機會接觸到木偶。木偶的個頭與我齊身,身子極重,別說舉起來,兩手臂抱著它,身子會失衡往前栽。學員們每次練完功,身上的練功服都濕透,能擰出水來,這是種體力活,是苦功。要使傀儡美一分,功夫就得深一寸。老師的諄諄教誨和憧憬成為一名演員的目標,以及對木偶表演藝術的熱愛,成了學員們苦練的動力。看著他們勤學苦練,看著他們由學員轉為正式演員,看著他們帶戲下鄉、出省市甚至出國,演出的足跡遍佈城鄉海外。

 

        我的童年從未擁有過洋娃娃,連玩具都不曾有。設若問見過的娃娃,那就是木偶皮影。小朋友的娃娃是抱著玩的,而我的「娃娃」是祇能看不能觸的,但要有趣得多。

 

        当年除每周二和周五下午那雷打不動,卓具时代特征的政治學習外,演員白天的時間大多是在排戲,排戲比早上練功要好看,演員舞著木偶的同時,配上唱、唸、口白和動作,情節就出來了。孫悟空那火眼金睛一眨一眨讓我著迷,手中的金箍棒舞得飛旋,神仙騰云而來,天兵由天而降,古裝戲身段的一招一式,步伐的組合,水袖的穿翻,每一個動作的亮相,都出神入化,即便那一段重復無數遍,我依舊看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厭。

 

        看著看著,心裡便會生出許多疑問來;明明是一個木腦殼,為什麼它們的眼珠子能轉,口可以張,帽會動,手居然能抽菸?我踅到後台,想從幕後演員的操縱中看出點名堂來。斜著腦袋這邊瞧,又歪著腦袋那邊看,祇見演員一手臂伸進木偶,另一隻手則掌握兩根操縱桿,什麼機關都沒有。

 

        惑未解, 心不平,揣著斗大的好奇跑去二樓木偶制作室,那裏定能看個明白。輕輕推開兩扇厚實的木門,如同阿里巴巴推開了四十大盜藏寶的山洞門;牆邊、桌上堆滿了一匹匹綾羅綢緞,雲錦和色澤鮮艷的繡花面料。三兩個服裝組的阿姨們正埋頭裁剪或縫制漂亮的木偶戲服。寬大的臺板上,閃著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珠子、緞帶、金銀絲線和亮片,就連地上都被花花綠綠的邊角碎料和滾落的彩珠亮片鋪滿。這可是未料到的情景。眼花繚亂,欣喜無比的我,連蹦帶跳地跑進去,小手在光滑的面料上撫摸,眼裏則流露出對木偶的羨慕之情。在那個布料、服裝、款式都極單調的灰色年代,大人小孩清一色穿的是藍白灰的土布衣,好一點的也祇是白的確涼,泡泡紗,最時髦最有派頭的就算綠軍大衣了(劇團裏人人一件),可這些遠遠不能與木偶著的五彩刺繡錦緞的華服,和頭上戴著或綰著金冠鳳釵珠釧翡翠之類的寶物相媲美--原來世上還有這般絢麗的色彩和服飾!經得同意,我將地上的邊角碎料和亮片漆珠拾起,像拾得珍寶一樣狂喜不已。飛奔至家,將錦緞夾在厚厚的《安徒生童話選》書本裡,亮片珠子則用火柴盒來收藏,有空便拿出來欣賞,完完全全沉浸在身心富有的滿足中。

 

        往裡走,製作室裏另一半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個個光著身子,由一根木主桿支撐著沒嘴沒眼沒手沒腳,跟骷髏差不多的木偶集合在一堆。美工桌上更是堆著一些石膏頭,泡沫身子,和木雕的手,像一個屍體肢解場,看著有些恐怖。好在美工都是鄰居,彼此熟悉,他們熱情地同我打招呼,逗我,恐懼便消了一半。我怯怯地走近一位叔叔跟前,看他小心地將兩個乒乓球用鐵絲串起,放進木偶空空的腦中,並在上面係根尼龍線,然後給面部上底彩,描眉塗唇畫黑眼珠貼睫毛。再給木偶梳頭挽髮插頭飾。俗話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木偶靠的是美工和服裝師們精心打扮,才脫胎成一個儒雅秀逸的書生,貌若天仙的娘子,可愛的花鳥動物和十惡的妖魔鬼怪。完畢,那位叔叔扯一下尼龍線,兩個眼珠居然動起來,他再扯另一根線,嘴也上下張合著,仿佛有了喜怒哀樂,真情實感。原來,名堂都是從空腦袋裡出來的。那位叔叔一一將泡沫身子,四肢和手固定,連接,再將量身定做的戲服給它穿上。經過幾十道繁褥的工序後,一個木偶戲劇角色就這麼誕生了,如真人般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以後看戲,欣賞中多了一分領悟與得意。

 

        若將木偶祇看作偶,並不恰當,它介乎「人」與「木頭」之間的靈性存在,它的靈性全是操縱者給予的。「出來活跳跳,入去死翹翹。」沒有人,它不外乎就是一張畫成的臉,眉目不動,表情固定的木雕。祇有在演員全神投入,靠形體造型和聲腔,來讓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活過來。明代畫家唐寅(伯虎)一首詩裡曾這樣描繪木偶:紙作衣裳線作筋,悲歡離合假成真,分明是個花光鬼,卻在人前人弄人。可見木偶高超的表演藝術,已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除動作造型外,聲腔也是木偶皮影表演中最重要最傳神的部分,演員情感的拿捏收放到位,人偶合一,讓觀眾以為沒有生命的木偶竟「笑者真笑,笑即有聲,啼者真啼,啼即有淚,嘆者真嘆,嘆即有氣。」神話劇《馬蘭花》裡邪惡的老貓、善良的小蘭、正義的小鳥、千年的樹公公、多情的狗尾巴草和嬌媚的喇叭花等角色的配音,極為生動傳神,哪怕閉著眼聽戲,角色的個性、形象皆能呼之欲出。好的戲劇,其魅力便在此。

 

        最讓人興奮的是看彩排,除了每個角色都穿上五彩繽紛的戲服外,舞臺佈景,燈光效果,樂隊全配上了。團領導和文化局的領導此時蒞臨,戲的質量、內容能否過關,得經過審查,領導拍板。一臺戲裡納入文學、哲理、雕刻、繪畫、音樂、燈光、戲劇等多種藝術元素,真可謂「八紘環宇彙集一藝,採眾美以成芳,集群葩以成秀」。當優揚的音樂響起,祇見如環似燕的鯉魚精,幾步款款柔軟的身段,似從鱗鱗波光中走出來,穿越古今,一聲聲,一句句落進人的心房,又仿佛一滴新墨墜在潔白的宣紙上,慢慢漾開成一朵清麗的花來。這是一個似真似幻的神話世界,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即使對劇情已滾瓜爛熟,一到天兵天將來捉鯉魚精,或看到老貓陷害小蘭時,我仍會跺著腳,或蒙上眼,懼看。對《馬蘭花》劇的喜愛程度讓我能記住劇中大多數的對白(古時的兒童背千家詩,我卻能背劇本),尤其是裡面的主題歌,常掛在嘴邊哼哼。有次在公共澡堂洗澡時,乘裡面無人便扯著嗓子抒情:「山上山下,從早到晚,大路小路全尋遍,馬郎啊馬郎啊,徘徊在小河邊小河邊…」唱到動情以至忘形時,忽聞隔壁男澡堂的吼聲,「哪個鬼仔子在那邊喊冤樣的喊,也歇下氣囉!」嚇得我立馬閉嘴,連大氣都不敢喘。後來,我家鄰居,以扮演木偶醜角聞名的譚奇書叔叔,逗趣地稱姐姐和我為大蘭和小蘭。那時家裡正養著一隻貓,就被冠以老貓的冤名。經這麼一叫,我仿佛真成了小蘭,每天清早自覺起來跑步、晨讀,人也學著小蘭,變勤快了。

 

        我是個小戲迷,常常不是泡在木偶就是皮影排練廳裡。這兩個地方是我童年時的樂園。皮影戲與木偶戲有很大的不同。它非但見不到操縱者,連傀儡皆靠燈光將皮影投射到繃緊的白幕上。它輕巧,但不易操作,輕一點,影子會虛,重一點,白幕會突出。演員操縱時使的是巧力,不輕不重又要確保角色的每一個動作清晰,觀眾能領會,就難做到了。

 

        皮影隊有位老藝人,叫何德潤,人們尊稱他為何六爺。在我印象中,他那高鼻梁上總架著一副老花眼鏡,手上不停地用刀刻著堅硬的牛皮。看著他老人家和其他美工雕刻,我也心血來潮,弄一小塊廢皮子,找一把薄如紙片的三角尖刀,照著皮子上畫的五瓣芙蓉花的圖案來刻。無論我怎麽使勁,刀壓得中指凹進去了,皮子仍完好無損。而從何六爺手上刻出來的皮影人物都極爲細膩傳神,在燈光下幕布上,看到古裝服飾中一個個針眼大的各式圖案時,可以感覺到皮影人物布料的厚薄甚至紋理質感,尤其是將一個側面的表演藝術人物雕刻成七分面,其面部表情和神態比側面的要飽滿多了。這是湖南皮影雕刻的一大特徵。我想,動畫片和電影的出世恐怕是受了皮影的啓發。

 

        認識何六爷時他已六,七十嵗了,他雕刻的皮影被蘇聯一家藝術館收藏著。我一直以爲他只是位皮影雕刻家,後來父親告訴我,何六爺從小學藝,解放前就是位知名的皮影藝人,那時沒有女性演戲,他就唱旦角。

 

        湖南的皮影名聲在外,國家領導人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彭真,賀龍,董必武等都看過木偶皮影戲。五八年元月,毛澤東來長沙,點名要看木偶皮影戯,當時,皮影隊在外演出,趕不回來,祇有木偶戲看。毛主席在蓉園賓館看完木偶戲《追魚記》,上後臺接見演員時幽默地說,「大冬天的,木偶穿這麽少,不冷呀?」在場的都樂了,氣氛頓時輕鬆起來。同年四月,毛澤東又回到長沙,再次提出要看皮影戲。這次他的要求得到了滿足。皮影隊為他老人家演出了著名的《鶴與龜》,《豬八戒背媳婦》和《兩朋友》。一百天不到,毛澤東觀看湖南木偶皮影戲兩次,對於一個省級劇團來説,是極大的榮譽。

 

        從出國訪問的次數可以看出,傳統皮影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也應證了「藝術沒有國界」那句話。皮影戲在海外的傳播,其功勞得歸於「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在13世紀縱橫馳騁歐亞大陸時,就把被稱為「中國燈影」的皮影戲,透過軍中的娛樂形式帶到了西亞與歐洲。夏威夷大學東亞語言係的羅錦堂教授曾告訴我,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於德國教書時,曾參觀了歌德的故居,看到在歌德的書桌上陳列了其祖父送給歌德的皮影。據說,歌德曾對皮影戲情有獨衷,在他32歲生日那天,觀看的不是歌劇,也不是交響樂,而是「中國燈影」皮影戲。

 

        我常想,全國木偶皮影劇團多如牛毛,爲什麽湖南的,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獨享殊榮,常常出國演出(那時候能出國,可算是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而且,有些木偶皮影劇目甚至被上海美術電影厰拍成電影?父親的一句話道破了關鍵,拿皮影來説,全國各地的皮影,地方特色濃厚,大多以唱腔為主,所謂「隔帘説書」,「一口敍述千古事」,表演爲輔,但唱腔為方言所限,外地觀衆難以欣賞,而湖南的皮影在何老和幾位藝術家的努力下,除古裝戲外還創作了大批現代劇,普通話對白,尤其是《鶴與龜》,《兩朋友》等寓言故事,整劇無一對白,十來分鈡的情節全靠細膩的表演和音樂的戲劇化烘托,來吸引和打動觀衆。《鶴與龜》中有個片段,烏龜趁白鶴不注意,從後面咬到牠的尾巴,白鶴痛得驚叫了一聲,飛起,隨即一根羽毛飄升,又緩緩落進水裏。表演極為傳神細膩。無論是在國内外,城鄉之間,《鶴與龜》受歡迎的程度半點未減,大半個世紀過去,該劇目仍是經久不衰。

 

        能者多勞,湖南省木偶皮影兩隊每年的演出場數分別為二百多場,父親常帶隊出去演出,父女見面的時間如同稀客會面。如果在長沙哪個劇場演出,我會嚷著跟去,節目已看過無數遍,真正原因是想與父親多一些相處。

 

        在劇場看演出與看排練或彩排完全不同,劇場裏多了一份觀衆的參與。記得有次在省軍區大禮堂演出皮影戲《採蘑菇》。劇中小白兔自私貪心,採了大蘑菇不願分享,獨自離開群體,並陷入困境,焦急的小黑兔到林子裏來找小白,一邊找,一邊喊「小白,你在哪兒啊?小-白,你-在-哪-兒-啊---?」就在這時,喇叭裏傳來一陣惡狠狠的咆哮聲「在這兒啦,哈哈哈…」只見一只大灰狼豹子一樣從樹林裏躍出,跟著便是雷鳴電閃夾著暴雨,那叫聲無異于晴天霹靂,在場毫無心理準備的小觀衆被嚇得一個個尖叫,哇哇哭喊聲一片,許多膽小的直往父母懷裏鑽。看到這場景,我會得意地捂嘴大笑,導演要的正是這種效果。

 

        小白兔的聲音稚嫩,清甜,純真,配音演員卻是一位三十多嵗的阿姨叫龔麗純。她那甜甜圓圓,極似鄧麗君的臉永遠都閃著純真的笑容,而她清脆細膩的童音曾經不知融化了多少不同年齡層次觀衆的心。這位罹患癌症,英年早逝的皮影藝術家,有著天生的樂觀態度,臨終前仍每天早上練功吊嗓子。

 

        劇團演員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大多數時候是晚上演出。早早地去劇院裝臺、走臺,直到演完節目後又要拆臺。深夜回家,家人已熟睡,第二天還未起,家人已出門上班或上學。晚上演出團裏有誤餐費,每人僅僅二毛錢一晚,少得可憐,連碗三鮮麵都吃不起。就是那麽艱苦的環境下也沒有人抱怨。觀衆的掌聲是給演員最好的報酬。

 

        沒想到,劇團的風光由八十年代後期突然中斷。改革開放后,電視業的發展以及西方電影充斥國内,緩慢的戲劇藝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加上市場經濟的大風橫掃各個領域,連木偶、皮影排練廳,也被迫轉向,跟潮流,挂上了交誼舞營業廳的招牌。已離休的父親看到這種現象,只能是唉聲嘆氣,愛莫能助。每天晚上,劇團大院裏充斥著嘣嚓嚓,嘣嚓嚓的舞曲聲。一些穿著西裝,塑料平底布鞋,頭戴鴨舌帽,勾著背,口裏還叼根菸或嚼著檳榔的社會青年,在舞廳裏橫衝直撞,哪裏是在跳國標,簡直是在開機關槍,高射炮,國標的禮儀與美感完全被褻瀆。然而,舞會的生意卻不可思議的好,於是白天也開,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一場。木偶、皮影給收拾到角落彎裏,絲竹管弦和吊嗓子的文藝氛圍已雲消霧散。演員沒戲演,只好改行去當歌星,走穴,有時一晚跑幾個場,樂隊不用跑,坐場,只是由戲劇音樂改成流行輕音樂。舞廳如雨后春筍,遍佈大街小巷,數量不亞於現在的足浴城。許多只能在喪事中吹吹打打湊個數的業餘樂手,此時也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舞廳掙錢,把吹喪事的節奏帶到了所謂的國標舞廳。人們在喧囂的流行音樂和濃煙彌漫的舞廳裏麻醉自我,渾渾噩噩。戲劇受到強烈的衝擊,木偶皮影的前途在哪裏?我帶著滿腹的困惑和焦慮離開了長沙,離開了中國,踏上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土,美國。

 

        近二十年的海外生活,雖與木偶皮影藝術漸行漸遠,卻與中國戲劇走得更近,夏威夷有些京劇、昆曲票友,常常聚會,偶爾還會有京、昆劇的名角來訪,與他們的交流加深了我對戲劇的認識與喜愛。每每與父親的通話中,得知這些年來,劇團在新時代的夾縫裡頑強地支撐著,並在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有了許多創新與發展,我感到

欣喜,也更加看重它。回想起來,

我的童年是生活在五彩的童話世界

裏,戲中所包含的道德、倫理、文

學、音樂和藝術,都是我成長時充

足的精神養分。如今,木偶皮影藝

術將傳承下去,我相信,那些優秀

的傳統節目會將滋養下一代青少年

兒童幼小的心靈。

bottom of page